-
中國小提琴制作師,不相信斯特拉迪瓦里!
話要從我想寫一本英文版的《中國小提琴制作師們》的書,英文叫他The Chinese Violin&Bow Makers,向全世界推薦介紹中國出色的小提琴制作師們開始。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呢?因為從提琴制作的水平來說,全世界各類國際比賽中,越來越多的中國提琴制作師參加,得獎有數。中國人的制作工藝和高價,已經居世界前列。從數量上來說,中國制作的工廠琴估計占全世界提琴生產的80%,低質和廉價更是世界之最。在交流平臺方面,每年一度的10月上海國際樂器展已經取代日本11月的國際樂器展的龍頭地位,成為亞…
-
小提琴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史
(1)在小提琴傳入中國的早期,中國傳統音樂對它的影響 1711年(康熙50年)意大利籍天主教遣使會傳教士德理格(Theodoricus Pedrini, 1670~1746)任宮廷樂師,帶來大鍵琴與小提琴,并作有12首巴羅克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奏鳴曲留在故宮。根據故宮博物院的檔案,1742年(乾隆7年)曾有西洋天主教教士魯仲賢等人送給乾隆一批樂器,其中包括“小拉琴、大拉琴、長拉琴”等,為乾隆組織宮廷西洋管弦樂隊提供了條件。由于筆者未見到實物,這些“拉琴”究竟是提琴族,還是古提琴–維奧爾…
-
為呂思清用過的小提琴調整聲音
最近從我國年輕小提琴獨奏家呂思清先生手里收回(呂先生用了5年),由琴主送到我上海的研究室全面檢查維護和調整聲音。這把意大利名琴現在的所有者為Mr.??Wu??Ming-Hsing??James.? 這把琴的聲音很甜美,但我個人認為作為獨奏琴,聲音還可以集中一些,也就是聲音中再有些骨骼,或者說發音的子音再多一點就更好了。從平衡感來說,希望高音不要過sharp,低音不要過悶。? 1、我檢查了音柱。發現要達到我要的聲音,音柱稍微偏短了一點。再就是音柱材料的密度過稀,音柱頻率偏低。所以,我選擇換音柱。?…
-
聊聊小提琴配件木材的選擇
有人問“小提琴的配件用什么木材最好?”這樣的提問,就像問“人穿什么樣的鞋最好?”因此,并沒有最好的小提琴配件木材,而只有最適合的提琴配件木材。而每一把琴,最適合的木材都是不同的。 ?? 小提琴配件材料一般用以下三大類:烏木(高密度)、玫瑰木(中密度)、黃楊木(低密度)。其他還有蛇木等其他木頭,近來好像蘇木開始流行起來。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提琴配件木材的“最適合”問題。 1、調頻作用(對聲音的影響); 2、實用性; 3、寫著寫著忘了,想起來以后再補上吧; 聲音方面 高密度的木材,…
-
聊聊中國提琴行業的流派問題
這是我在廣州展會間在琴友會餐桌上提出的話題,整理一下供大家討論,純屬個人觀點。我認為:“中國小提琴制作有兩件事情要做,首先是學習模仿,其次是發展自己的風格。” 這話怎么講?我總是喜歡把我們中國人制作小提琴比做中國人學習講英語。中國人學講英語,首先的任務是學習人家的發音,語法,正確地掌握英語的使用方法。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講得和英國人一樣流利,就“超英趕美”了。而“我的英語比英國人講得還要好”那僅僅只是我們中國特色的狂妄。而學會了英語,接下來更大的任務就是學習西方人的文化,其中包括歷史、文學、品味…
-
中國提琴對意大利傳統制琴業的影響
意大利北部小城克雷莫納素有“提琴之鄉”的美譽。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的低價提琴對克雷莫納構成了挑戰。為證實這一消息的準確性,記者近日探訪了克雷莫納,但發現,這里的制琴師對所謂的“挑戰”并不擔心。 小城街道以制琴大師命名 克雷莫納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這個面積只有20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不僅孕育了巴洛克音樂時期代表人物蒙泰韋爾迪這樣的大師,還出現了斯特拉迪瓦里、杰蘇等著名的提琴制造大師。 想象中,克雷莫納的街道兩旁坐落著一家挨一家的制琴作坊;屋頂上則掛滿已經做好和尚未完工的提琴……然而,當《世…
-
聊聊提琴的補油漆
中國人,講到提琴的“補油漆”,一“補”,就可能是一大片,如果不是全部的話。事實上,我還真的不少見把歐洲老琴從頭到尾油漆個遍的。而在歐洲,不動原來的油漆,只在失去油漆的地方點上一點,或者涂上一涂,其最終結果,要看上去什么也沒有做一樣,才算是專業而成功的補油漆。 所以千萬不要對顧客說:“我這油漆一刷,比你原來好看多了。”補油漆,不是為了讓琴更加“好看”,而是為了恢復和維持提琴原來的面貌。就像我們去找裁縫在衣服上補個洞,并不期待裁縫給我們新做一件衣服一樣。 補油漆最多的情況是由于演奏家手出汗,提琴換把…
-
永遠的尊敬與愛戴——緬懷小提琴教育大師林耀基先生
林耀基先生是我國第一代小提琴大師馬思聰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學科主任。曾留學蘇聯受到楊格列維奇教授親炙。他在小提琴教學領域里辛勤耕耘播種了半個世紀,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哺育、浸潤了一批又一批世界級小提琴演奏人才,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為世界所矚目,他被西方譽為”偉大的小提琴教育家”。 他含英咀華,出語成章的將自己教學心得精煉成口訣,發蒙啟智,語短情深,如醍醐灌頂,似時雨春風,成為中國小提琴教學的物價瑰寶,也將指導無數琴童學好小提琴,音樂伴終身。 每年的這一天都要放…
-
聊聊關于手工小提琴的收藏和投資
目前提琴藝術市場的現況:無論獨奏家或是樂壇新秀,面對今日價格如此之高的稀世提琴,唯有透過投資者贊助才可能以珍貴的名琴演奏出感人肺腑的音樂。最近四十年來,頂級樂器的價值飆漲尤以被當作「投資」的提琴,成交行情屢創市場紀錄新高,因為提琴收藏一直以來都被視作是最保險與穩定的藝術投資方式。 實際上當優秀的當代音樂家演奏稀有珍貴提琴亦正不斷地改寫人類藝術史,我們建議投資人與投資公司,將小提琴當作投資組合中一種對的單獨資產分類并詳加研究,以善用有限資金發揮最大購買力,讓有才華的音樂家不再仰望昂貴樂器興嘆,投資…
-
世界上還有多少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991908年有一位名為Eugene Ysale的比利時小提琴演奏家做巡回演出,他總共帶了四把斯特拉迪瓦里,其中一把在他的下榻旅館房內遭竊,下落不明。1951年,一位參與韓戰的士兵在一個殘破不堪的農舍墻中發現了一把小提琴,這把琴隨后被鑒定為斯特拉迪瓦里的真跡。這些故事背后的訊息〈也應該是真的〉成為了收藏者的傳說。 這個傳說就是你的確有可能在你自家的閣樓、地下室或是街角的二手拍賣找到一把價值不斐的斯特拉迪瓦里。不少人也的確找到有出自克里蒙納的制琴名師Antonio Stradivari〈也拼作St…
-
小提琴藝術在中國的簡短歷程
(1)在小提琴傳入中國的早期,中國傳統音樂對它的影響 1711年(康熙50年)意大利籍天主教遣使會傳教士德理格任宮廷樂師,帶來大鍵琴與小提琴,并作有12首巴羅克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奏鳴曲留在故宮。根據故宮博物院的檔案,1742年(乾隆7年)曾有西洋天主教教士魯仲賢等人送給乾隆壹批樂器,其中包括“小拉琴、大拉琴、長拉琴”等,為乾隆組織宮廷西洋管弦樂隊提供了條件。由于筆者未見到實物,這些“拉琴”究竟是提琴族,還是古提琴–維奧爾族(Viol)還很難說(當時正值巴羅克后期,這兩族樂器并存)。不…
-
大提琴演奏技巧研究
如今,在眾多現代樂器中,大提琴在其中所占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國際重要音樂比賽也僅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聲樂四大門類。因為在大提琴的演奏中,所演奏出來的音樂讓人感到溫暖,而且音色非常優美,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雖然大提琴的演奏能夠表現出一定的情感,但是對于壹個音樂初學者來說,想要演奏好大提琴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本文將以大提琴的演奏技巧研究為主題,介紹幾種常用的演奏技巧。 一、大提琴演奏握弓技巧在學習大提琴之前,首先要學習相應的握弓和抱琴技巧。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夠減輕因長時間演奏對身體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