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洛克時代小提琴的進化之路
如果我們檢查以現代風格制作的新舊小提琴,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琴碼樣式,每一種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完成。我們看到不同的指板,有的窄,有的寬,有的更圓,有的更平。我們看到許多不同的尾板和低音梁。我們看到不同的琴頸角度。我們看到頸部相對于腹部邊緣設置在不同的高度和深度。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琴弦。我們看到了所有這些以及更多的東西。事實是,在國際小提琴制作學校、國際會議和互聯網可以說正在創造更大程度的一致性的時候,我們對這些細節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差異。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就現代小提…
-
巴洛克時代的提琴:調整與發展
盡管與巴洛克時代相比,小提琴的基本設置幾乎沒有變化,但它的許多部分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琴頸根部的發展,今天我們來更多的了解巴洛克時代提琴的發展與調整。 現代和巴洛克風格的比較 圖1顯示了以現代風格的小提琴,指板長度為195mm。從頂部螺母到腹部邊緣的頸部長度為130毫米。琴頸設置在肚皮邊緣上方6mm處,指板邊緣厚度為5mm,總共11mm。指板曲線為41mm。琴頸和指板的高度為27mm。如果所有這些測量值都是準確的,那么在制作琴頸時,琴頸角度和頂部螺母位置就會自行…
-
巴洛克時代:小提琴頸部的調整和改變
自巴洛克時代以來,提琴的琴頸與琴身的連接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Joseph Curtin分析了古代和現代工序,并研究了固定可調節頸部的好處,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這些知識。 與小提琴的其他部分不同,琴頸和指板設計為可觸摸。演奏者對自己的觸感非常在意,對于小提琴制作師來說,正確制作這些輪廓在技術上既具有挑戰性又在美學上令人滿意。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頸部如何與身體相連——這似乎是最不有趣的事情。然而,正如羅杰·哈格雷夫(Roger Hargrave)有說服力地論證的那樣,這種錯…
-
牛津阿什莫林的斯特拉迪瓦里展覽匯集了 20 多把斯特拉德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英國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館將于今年夏天舉辦一場大型斯特拉迪瓦里展覽。Stradivarius將于 6 月 13 日至 8 月 11 日舉行,展出 21 把來自國際和私人收藏、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 Ashmolean 自己收藏的 Stradivaris。 該展覽由阿什莫林歐洲藝術高級策展人喬恩·懷特利與查爾斯·比爾合作策劃,他表示展出的樂器將是“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例子”。 Ashmolean 是著名的 1716 年“彌賽亞”斯特拉迪瓦里的故鄉,其收藏中還包括 1683 年的“Cipriani Pot…
-
武漢大提琴老師,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劉老師
一個人的音樂能力是如何培養和形成的,怎樣才能擁有出色的大提琴表演?大提琴學生和家長都知道,要達到值得稱贊的卓越水平,需要專門的訓練。而且,當您研究這些技術背后的基本原理時,您就會知道建立一個健康的基礎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劉飛宏是武漢音樂學院的大提琴教授,他不僅以專業的表演而聞名,而且他在大學預科弦樂課程的發展方面也很有名。自1972年以來,他獨特的教學方法使他的許多學生成為世界各地領先樂團和弦樂四重奏的成員。了解這位杰出的教育家可以幫助激發您自己的培訓。我們來了解武漢大提琴老師劉飛宏的生活、表演…
-
人物簡介:安德烈·瑞歐,指揮家和小提琴家
每隔一個世紀左右,就會出現一位藝術家,他會點燃聽眾的熱情。一個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音樂天賦并將其與超凡魅力相結合的人,可以深入觀眾的靈魂。今天在這位藝術家的簡介中,我們將研究我們這個時代最多產的表演者和指揮家之一安德烈·瑞歐的生活和工作。被全球媒體稱為“現代華爾茲之王”的小提琴家。 荷蘭小提琴家安德烈·瑞歐(Andre Rieu)已在全球售出超過4000萬張CD和DVD,以其迷人的音樂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臺表演而聞名。這位63歲的表演者通過將他的浪漫主義融入作品的方方面面,在古典音樂流派中聲名鵲起,…
-
小提琴界的六位網紅,你都認識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列出了小提琴界的六位網紅,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相信你一定看到過他們的視頻!他們不僅擁有超凡的才能,更有著美麗的外表和搞笑滑稽的性格,并且他們都在小提琴音樂流派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1.大衛·加勒特 德國小提琴家大衛·加勒特在歐洲引起轟動。他不僅擁有一桶桶的魅力,而且在演奏時在舞臺上散發出純粹的快樂……而且他真的很搖滾!Garret不僅作為古典小提琴家而且作為流行音樂流派的跨界藝術家有著成功的職業生涯。他喜歡搖滾-檢查了他的版本齊柏林飛船的的克什米爾,或者他的搖滾演繹貝多芬的…
-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8個秘密
尼可羅·帕格尼尼(NiccolòPaganini)對于任何想過拿起小提琴的人來說都是眾所周知的。然而,您對這位作曲家和小提琴大師的了解程度如何?帕格尼尼(Paganini)是一位過著非凡生活的高大人物——他的迷人細節目錄無法在這里完整地敘述。但是,我們可以開始使用該列表。這里有八個關于帕格尼尼的迷人秘密。 1.帕格尼尼在14歲時成為“解放的未成年人”(用現代語言來說)。他的父親是一位嚴厲的任務大師,為帕格尼尼的早期成功做出了貢獻。毫無疑問,他有點太嚴厲了,如果他練習得不夠好,他會拒絕吃年輕的帕格…
-
是什么讓大提琴如此特別?
在管弦樂隊的所有弦樂器中,大提琴有一些特別之處。今天,我們想把焦點放在大提琴和一些使它們成為弦樂器家族特殊成員的特性上。 1.美妙的音色 說到音色,大提琴和中提琴與人聲最相似。出于這個原因,即使是非古典音樂愛好者通常也會欣賞大提琴的聲音。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讓你愛上大提琴的5分鐘》中,《紐約時報》首席古典音樂評論家安東尼·托馬西尼評論道:“即使大提琴進入高音區,聲音似乎也來自深邃的赤褐色領域。” 這種洞察力一針見血。雖然我們是小提琴的偉大擁護者,但我們尊重它的高音,對于那些喜歡聽低音區的人…
-
如何克服小提琴上的狼音問題
小提琴狼音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今年是著名琴弦制造商創始人托馬斯蒂克-因菲爾德誕辰100周年。該琴弦的技術總監最近總結了一篇關于狼音的“馴服”技巧,還是非常全面的,略作翻譯。 在開始正文之前,如果你沒有看過之前的兩篇關于琴弦和松香的文章,看完這兩篇文章后,你才能對于琴弦的張力,纏繞層,松香對應的顆粒等名詞有正確的認識。 正視狼音: 狼音是一種震顫的-介乎于音色發展和崩潰之間的特殊音色-樂器的琴身中產生強烈的共振。狼音是弦的振動和弦樂器面板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一對跳舞的情侶,他們的舞步只有…
-
小提琴家譚抒真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
6月10日是中國小提琴先驅譚抒真先生誕辰114周年紀念日。譚抒真之子、小提琴家譚國璋先生特提供一些譚抒真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的老照片,追憶這段早年歷程。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成立了“北京大學音樂團”。1919年改組為“音樂研究會”,1922年8月經蕭友梅提議,改組為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蔡親任會長,設鋼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五個組。該所簡章提出“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包括理論與技術),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揚而光大之。”北大音樂傳習所對早期的音樂教育…
-
你的小提琴和弓都干了嗎?
小提琴是木制樂器,對木材的選擇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小提琴面板使用的是傳聲速度最快的云杉,背板一般會選擇楓木,也有使用金絲楠木等其他木材制作背板。新采伐的木材里含有水分、分子水和樹脂等不穩定的物質,在制作提琴前,需對木材進行自然風干,讓木材充分干燥,讓樹脂等物質“老化“,趨于穩定。 在本篇推文中,我們會使用到“振動阻尼”和“吸水系數”這兩個概念來跟大家分享和探討提琴和琴弓干燥的話題。 為什么小提琴的木材需要自然風干呢?而且,風干的時間越久越好? 早在1996年,英國倫敦南岸大學(London Sou…

